bob综合手机客户bob手机登录入口网 首页 海岛资讯 bob手机登录入口资讯 查看内容

bob综合手机客户岛最北端的绝地马目绝壁坎

2020-3-13 08:43| 查看: 2261| 评论: 0 |原作者: admin

简介:  在绝壁坎,望着村前村后的山水草木,你会觉得人世间的文明脚步,在这里似乎停滞了,然而石屋上的老藤蔓,春夏秋冬枯荣循环;礁石间的贝螺虾蟹,在涛声潮水里一茬接一茬……那种野生的蓬勃生命力,透露着文明失落 ...
W020200312593054368306.jpg

  在绝壁坎,望着村前村后的山水草木,你会觉得人世间的文明脚步,在这里似乎停滞了,然而石屋上的老藤蔓,春夏秋冬枯荣循环;礁石间的贝螺虾蟹,在涛声潮水里一茬接一茬……那种野生的蓬勃生命力,透露着文明失落后的遗韵和苍凉,同时也蓄积着原始的能量,昭示了新的再生之光。
  一、曾有定海“西伯利亚”之称
  说起定海西乡的马目,不少年轻人就会脱口而出“马目西瓜”“马目橘子”这几个出自马目的品牌水果名字,在西瓜、橘子收获季节,经常有市民全家出动来到马目种植园采摘购买。但在四十多年前,马目留给人们脑海里的却没有那么甜蜜,偏僻荒凉也许就是马目的“代名词”,特别是马目的绝壁坎村,过去竟然有定海“西伯利亚”之称。
  1960年,由bob综合手机客户县委宣传部编选的《bob综合手机客户渔歌选》,有一首《马目吃到白米饭》渔歌,让你能够从中感受到包括绝壁坎在内的马目人的艰苦岁月。渔歌是这样写的:
  “过去:马目港潮水两头开,面临海来背倚山,隔港如隔万重山,廿岁后生出门难。渔民生活苦连天,一件棉衣穿了十八年,全县闻名绝壁坎,终年不见一餐大米饭。
  现在:马目港潮水两头拦,千年海涂变更田,大岛小岛紧相连,从此过港水不沾。学校、商店岛上有,渔民捕鱼机帆船,穿的哔叽和绒线,常年可吃白米饭。马目如今似天堂,人人感谢共产党。 ”
  在bob综合手机客户的地名中,绝壁坎地名的知名度,是非常响亮的。从上世纪一代人对绝壁坎家园情怀的追念,到21世纪新生代对绝壁坎文明沉沦的深思,“马目绝壁坎”时时都在牵动着人们想去探访一下。
  那么,马目绝壁坎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bob综合手机客户市定海区地名志》等相关文献表明,马目原是与bob综合手机客户岛一水相隔的一个岛屿,绝壁坎村在马目乡境最北端,三面环山,北邻灰鳖洋。 1958年围垦马目港后,马目与bob综合手机客户岛连片。那么,连岛以前,马目是一种怎样的境况呢?
  新中国成立前的《定海乡土教材》对马目是这样记述的:“居民五百余户,因港道淤积,难以用船航行,bob综合手机客户至马目济渡用拖桶。 ”这种“拖桶”,当地叫做推桶,这是马目特有的运载工具,就像只大圆桶,有八仙桌那么大,三四人可坐,那时候有人就做这辛苦生意,六十多岁以上的马目人对坐“推桶”出岛记忆犹新。身处绝壁坎的村民若要到宫前来,大多数人是等潮水落出以后,靠双脚跋泥涂出来,少有坐推桶的,虽然只需要一二角钱,但口袋里没钱,也舍不得花。对于马目的自然环境,还有一个民谣:“小小马目岛,三山九岗十八岙,四面环海浪滔滔,三天无雨苗发黄,一场大雨泥冲光。 ”这样的恶劣环境,过去为啥还有人去那里生存呢?也许从马目名称的来历,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W020200312593054376226.jpg

  二、马目地名来历和绝地之味
  马目古称马墓,民间传说三四百年前,马目荒无人烟,草木茂盛,是放牧的好地方,明末,马目东面的烟墩有个在外做官的人,他的一个痴呆儿子和几个牧童在此放牧,故名“马牧山”。又因常葬马于此,习呼马墓,后改写为马目。 1923年的《定海县志》也有差不多的记载:“马目山,离县约六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围二十余里,泉甘土肥,巨公多隐居于此。上有天妃宫。一名马墓。 ”对于“马目”一名来历,民间还有其他说法,有文史专家曾予以记述。其中一种说法是“马目”本名“福山”。相传,在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东征,在福建大造战船。所需的木材、资金全部“取之于民”。因为官府没完没了勒索,当时有3个福建富翁就带了金银财宝逃到马目避难。故有“巨公多隐居于此”一说。因为那时的马目是个无名岛,就以先住福建人为名,称“福山”,并把附近的海域,称为“福山洋”。县志的“许东望击贼于马目福山洋”一说,可能是“马墓”与“福山”是一地两名的缘故。
  对于马目名字的来历,民间还有不少的说法,这在定海也是蛮少见的,这也使人们对这个“西伯利亚”的马目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间。而绝壁坎的名字,那主要是该地临海处有陡崖峭壁,又为马目最北端,故而这样名之。
  这些文字,告诉我们历史上的马目确实是够偏僻,也够荒凉,而绝壁坎一年四季除了咸湿的海风,土地上生活资源更是极其贫瘠。在交通极为不方便、信息极为不对称的年代里,要去这深山冷岙的地方,完全是靠你双脚的忍受力。人们把马目绝壁坎当作定海的“西伯利亚”,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在中国的古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眼里,地球上的西伯利亚,那是一个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的地方。于是,当年的bob综合手机客户人以西伯利亚这个有着特定意思的名字来称呼马目绝壁坎了。
  马目绝壁坎不仅被称为bob综合手机客户的“西伯利亚”,bob综合手机客户老话头里还有几句几乎家喻户晓的俗语,“东到塘头茶壶甩,西到马目绝壁坎”,“马目绝壁坎,一年呒没三餐饭看见”。这又让人对马目绝壁坎有了一点异样的想像空间。“绝壁”不就是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的“悬崖绝壁”吗?这样的地方在武林小说中定会发生各种奇闻轶事。当然,在如今新新人类的思维里,这“绝壁”可是太棒了、太绝了之意,没有“悬崖绝壁”之味道了。
  三、绝壁坎当年生活反刍
  你若想到马目绝壁坎走走,从定海到绝壁坎,如坐公交车,大概有两种方式可到:一是从定海坐公交到步枪湾,而后步行,经过黄金湾水库,不远处的山顶上,有十多台风力发电大风车,那边就是绝壁坎村的方向。一路前行,进入绝壁坎村,是要爬山越岭的,两侧的芦苇,高过人头。这条山路是以前绝壁坎村民通往外面的主道,有些地段路面还留有不规则的山石条,山路蜿蜒曲折。二是在宫前公交站下车,隧道右边有一条上山的盘山公路,如有私家车,可一直到山顶,山下就是绝壁坎村。2018年12月29日,我走的就是这条盘山公路,步行到山顶就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非常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到了山顶再从一条曲折的小山路下山至村里。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绝壁坎人陆续搬迁到了马目的宫前。三十多年的荒废,村落的痕迹早已模糊不堪,荒草丛生的山坡上,偶尔会发现杂树灌木丛中破败的房子。原先的村居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倒塌的乱石墙上爬满了山藤,原来的房屋基本塌了顶,里面杂草丛生。荒凉的景象让现代人难以想像当年绝壁坎人是如何生存生活的。
  作家花如掌灯在新浪博客有一篇《绝壁坎》文,说自己童年时光在绝壁坎住了五年,根据文中描述,应该是“文革”初期。他第一个认识的字就是在马目公社绝壁坎大队小学课堂里,山脚下的小学校,有三间课堂两个老师,复式班,一到五年级都在同一个课堂里上课。如今,小学的旧址依然还在,凄凉地守候在哪里,到绝壁坎的游人想必都会在这里有一番感慨。据1999年12月编印的《bob综合手机客户市地名志》记载,绝壁坎村辖3个自然村,1958年称西绝壁坎生产队,1961年改称绝壁坎大队,1984年建绝壁坎村。原有82户,226人,因交通不便,绝大多数村民在上世纪80年代末搬迁到宫前东海农场。那时候,绝壁坎村捕鱼的是马北,种田的是马南,一个生产队也就几十户人家。《绝壁坎》一文中写道:绝壁坎没有水田,作物是豆、番薯与麦,还有土豆,所以一年没有三餐饭看见。bob综合手机客户老话头讲马目绝壁坎“一年呒没三餐饭看见”,原来还真的没夸张呢。那位公交车上遇见的姓夏妇女对我们说,她家虽说是种田的,但一年四季吃不上几顿白米饭,整个村里只有几小块水稻田,其余全是山地。每天饭是“焐番干”(番薯干),菜是“乌贼膘肠”,难咽下口。从绝壁坎回来后,我们在宫前采访了几位住在原东海农场知青宿舍里的老渔民,他们告诉我们,绝壁坎村的捕鱼渔民,虽然有粮票可买米,但捕鱼一直是不太景气,手中没钱啊,有时还要把粮票卖掉换钱,生活也是过得很艰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绝壁坎人还是要照样生活下去啊。绝壁坎临海边有一高坎,十几米高,陡峭悬崖,这应当就是花如掌灯文中提到的黄泥绝壁。底下周边是礁石嶙峋,海水在礁石间冲击、拍打、回旋,当年绝壁坎人想吃螺贝之类的海产品,在这里还是可随意采撷。花如掌灯回忆那时的生活状况,虽然是有点苦中作乐,但能够看出绝壁坎人适应自然的能力。“在绝壁坎,我的童年有幸吃遍山海,都是野食,覆盆子,酸毛蕻,茅针,生豆,这是按时令排的,然后野山楂,野柿,毛栗,毛栗是野蔷薇的果,还有乌米饭”。“海边有螺、贝、蛤、泥螺等,活吃的是蟹和牡蛎,牡蛎砸开口后伏在上面舔,蟹则用脚踩住摘螯,活肉是甜的”。这样的生活状况,现代人看来好像蛮有情趣的,其实在每天要担心吃不饱的那个年代,那真是一点也没什么乐趣可言。
  四、治贫大计落地,生活明显好转
  在原东海农场知青宿舍里,几位老渔民、老渔嫂向我们讲述了绝壁坎以往的一些事,真让人感慨。今年87岁的夏阿婆对我们说,她是经过了三个时代。 5岁时,“东洋人”(日本兵)开着“小嘎达”(小汽艇)到绝壁坎,她是跟着父母一起逃到后山松茅蓬里躲了起来,日本兵在村里抓鸡抓鸭,肆意抢劫。后来来了国民党军队,逼着村民在山上挖壕沟,造炮台,弄得人心惶惶。 19岁时,新中国成立了。原来绝壁坎是散套套,各家各户都是单干,后来开始成立互助组,24人为一组,再后来变成渔业队、农业队,搞集体生产劳动。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织网,还要在山上种番薯、大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壁坎人生活还是很艰苦。整个村里没多少田地,土地改革时,每个村民分了6分地,后来渔业队的土地都给了农业队。饭总是吃不饱,没饭吃时,连烂番薯搡搡也当饭吃。 82岁的夏阿伯老渔民对我们讲,他们家几代人都是撑船捕鱼,小时候,村里几户人家请了私塾先生来教他们认字,他读了几年书,新中国成立后在长坑读了小学。互助组那阵,马北渔业队只有13人,没几只木帆船,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有了机帆船5对,100多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绝壁坎渔业队连人带船合并到大沙峙岙塘,结果只吃了8个月“大锅饭”,就倒散了。 1959年,绝壁坎渔业队与峙岙塘渔业队就分开了,他们又搬回到绝壁坎,艰苦度日。
  夏阿伯还告诉我们,绝壁坎农业队人多地少,生活也是十分艰难。 1985年,bob综合手机客户地委领导来绝壁坎调查,后来靠政府支持,农业队搬到宫前原知青居住点,承包东海农场一些土地,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一情况,在1992年编印的《定海县民政志》中有记载。“马目乡绝壁坎村,地处偏僻,经营门路狭窄,长期来,年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有20户在60元以下。 1985年7月,中共bob综合手机客户地委领导带领各部门领导干部,到该村同干部群众共商治贫大计,根据村劳力情况,确定承包东海农场部分土地。当年有26户承包426亩,县用救灾款扶持40%土地承包费13600元,信用社发放生产资料贷款1930元。 1986年,有25户在承包土地上种植西瓜345亩,纯收入41000元,按人口计算,收入最高560元,最低超过200元,生活明显好转”。
  现住在宫前原知青宿舍的还有17户来自绝壁坎村的老年家庭。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