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北京这个大社会已经五年多,阴差阳错,在七月这个毕业季的日子里,来到学生浪潮汹涌的孔庙和国子监。起初对国子监高达30元的门票,稍微犹豫了一下,因为就在不远处的雍和宫,那里的门票只要25元。我想,国子监再有看头,也好不过从外边看都掩饰不住气派的雍和宫。
我有必要来这里么?这里有啥可看的?这肯定是每一个来到大门口的游客都会产生的质疑声音。我只想说,如果每一个奔赴高考的考生都需要一个精神信仰来坚持这寒窗苦读的十几年,这个信仰之地不在清华北大,而是在孔庙和国子监。
孔庙正门孔子雕像,为台湾富商捐赠的。据说台湾富商起家前,曾在孔庙许愿,他日若富,将在此修筑孔子雕像。图片来源/蜂鸟网
历史上是先有的孔庙,后来才建的国子监,如今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是一个整体。
不过,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这里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NO!
明清两代,进京赶考的考点基本上都是在北京贡院里,它位于今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不见其踪。
那么,你可能又会认为,这里就像是古代的大学,考中的人才有资格在此深造。我同样可以负责任地说,NO!
左图为国子监街东边的下马碑,右图为西边的下马碑。仔细辨认,可以知道两者文字顺序的排不上的差别。
国子监街东西两边各立有一块下马碑,用满、汉、蒙、回、藏、托忒六种文字,书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这就像高考时候,每到中高考,地铁开通的考生考试专用通道,足见古人与今人对于学子的关心是一样的。